請大家務必看完整篇文章再評論,我沒有否定四月份以來部分地區偏冷事實。
先說一個和題主感覺不一樣的現實:如下圖,如果按照本季以來(3~5 月)全國平均氣溫其實是偏高的。

只有云南和海南部分地區比常年偏冷一點。
而且南方幾個省會的入夏時間比往年偏早的:

其主要原因在于三月上中旬和四月上旬亞歐大陸場上出現烏拉爾槽 - 中亞脊 - 東亞大槽的形勢,我國受到大陸高壓影響處于大回暖的狀態。

當然題主說四月份以來華南地區顯著偏冷:

這是存在的:西南華南部分地區比常年偏冷 -1~-2℃。

這里我們來看北半球 500hpa 的距平,可以看出四月份東亞槽和烏拉爾槽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烏拉爾山到鄂畢河流域處于一個明顯脊位,日本海到西北太平洋地區也處于一個脊位,而外東北地區則是一個槽位:指示著東北冷渦活動頻繁,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東北北部地區氣溫也是偏冷的,而在孟加拉灣北部的位勢線有一點點彎曲,這指示著比較淺的南支槽(也叫印緬槽)的存在,這個槽可以將一部分暖濕氣流帶向我國,特別對西南華南地區的陰雨天氣有重要作用,這也加劇了氣溫走低。
而烏脊和東亞脊的存在是利于西伯利亞和蒙古的冷空氣堆積和南下的:這也是經向環流活躍的表現。
因此 4 月以來我國至少有 412 416 423 430 四次全國性冷空氣:



這里只截取了部分冷空氣時的 500hpa 情況,其中 416 和 430 兩次冷空氣的南下程度都很深,前者由于臺風馬勒卡有牽引元素,后者則是南海低壓系統的吸引。
在這種海上低壓系統的拉扯吸引下,冷空氣走的更南,因此華南地區甚至中南半島都會受到冷空氣影響,因此在這次五一假期冷空氣影響下,我國華南地區和中南半島的部分地區一度破掉五月份氣溫最低記錄。

而在冷空氣活躍背景下,青藏高原東移的高空槽也不閑著,在頻繁的高空槽東移的情況下,槽前正渦度平流使地面氣旋發展,地面輻合上升增強,西南渦 - 江淮氣旋頻頻發展,給西南 - 華南 - 江南地區頻繁帶來降水壓溫。


特別是 4 月下旬的對流大爆發:
這次過程就正說明了冷空氣頻繁和南方暖濕氣流的旺盛。
而大多數人感覺今年天氣比往年冷,實際原因是四月份以來北半球西風帶震蕩環流調整,經向環流活躍,冷空氣頻繁導致的,而海上低壓,南支槽存在等種種因素便加劇了華南地區的冷意,因此華南和云南對這種偏冷最有感覺,因此四月份以來就是華南西南以及東北渦所在的黑龍江偏冷明顯,但是整體來看,冷空氣活動間隙升溫仍然很快,因此大部其他地區還是屬于偏暖狀態。


當然這種經向環流活躍形勢至少要過了五月中旬以后才會改觀:中旬前中期(10~15 日)一次強冷空氣會強勢南下,繼續影響我國大部,華南地區又會被壓溫到 15℃~20℃上下,同時配合副熱帶高壓西伸,暖濕氣流加強,華南地區還會迎來切變線暴雨系統的襲擊,10~16 日期間兩廣到福建等地會迎來今年截止目前的最強暴雨天氣。



當然這種西風帶震蕩屬于氣象反常嗎?實話說這種情況在五月份確實罕見,但是放在整個北半球大氣情況只是大氣活動一個縮影罷了,整體來說大氣情況還是正常的,當然這些現象基本和年初的火山爆發沒有什么關系。
下旬以后北半球西風帶轉向緯向或夏季風爆發以后,氣溫就會快速回升,江南梅雨季就會開始。